您的位置:  > 足球新闻

中超与体奥动力分道扬镳,溢价版权泡沫时代终结?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6日 19:18点击:栏目:足球新闻

中超版权80亿体奥动力违约_中超转播权80亿_中超联赛版权价值评估

2015年9月25日,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购入中超五年版权,耗资80亿元,对此他评价道:这笔费用并不高,尽管数字巨大,但若以五年为期限考量则颇具价值,尤其考虑到体育产业当时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彼时赵军神态自若,信心满满,然而时至今日,现实状况却与他的预期背道而驰。今年二月八日,因为未支付2020年应付的版权报酬,中国足协致函体奥动力要求解除合作;上个月,中国足协同中超版权实际控制方PP体育(从体奥动力手中收购了版权)叫停了合作,其实双方的伙伴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赛事更换版权方很常见,但中超同体奥动力的决裂,具有特殊含义,这表明中超联赛的市场价值将面临重新审视,一个版权溢价过高的“虚高”时期已经结束。

2020年中超版权费体奥动力仅支付了1.5亿元

中超联赛和体奥动力之间的合作,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情况。首先,体奥动力以80亿元的价格获得了五年的联赛版权,而就在此前一年,中超联赛的版权收入大约只有7000万元,价格非常低廉。其次,合作仅持续两年,体奥动力就提出要对中超联赛进行重新评估,给出的理由是外籍球员的使用数量减少,以及U23球员政策的实施,可能会降低比赛的吸引力。商谈启动之际,赵军推翻了先前描绘的利好局面,声称国内体育产业的市场版权已过度膨胀,需要调整,原先支付的款项是为了期待中的发展,然而期待并未实现,故此提议再次协商条件,经过一番协商,合作期限被确定为十年,整体版权开销仅比原先多了三十亿元,最终金额达到一百一十亿元。

赵军未曾料到,即便把每年的版权开销从160亿裁减至110亿,还是无法清除其中的虚头巴脑部分。体奥动力、PP体育的违背承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同其母公司苏宁体育的财政困难存在紧密联系,但同样也跟中超联赛近些年来的表现糟糕分不开。大笔版税收入到手时,中超俱乐部的年度分成从数百万猛增至八千万,不过整个联赛并未变得更好,反而因为早先“金元足球”的狂飙突进而跌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在天津天海去年自行离开之后,今年中超联赛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困境,除了已经倒闭的冠军得主江苏队,另一支老牌劲旅天津津门虎也已岌岌可危。当前情形下,版权合作方确实难以保持持续经营的信念。消息透露,2016到2019年间,体奥动力依照协议向中超公司总共付出了40亿元的合作成本,然而2020年的款项至今仅缴了1.5亿元。

新赛季中超计划于4月启动,有媒体透露,腾讯、咪咕等公司已对中超转播权表现出关注,不过,重新评估后的价格预计将显著降低。据称,中国足协与职业联盟筹备部门考虑将中超版权从原先的“独家”形式转变为“分销”,也就是与更多平台和媒体进行合作,为联赛版权的多元运作探索更多路径。

中超版权80亿体奥动力违约_中超转播权80亿_中超联赛版权价值评估

从天盛、乐视再到PP体育,接连炒出“版权泡沫”

中超联赛合理定价是显而易见的,但真正让中超天价赛事授权这个“泡沫”不断膨胀的,并非联赛本身,而是自2007年起,国内公司不断高价购买体育活动授权的现象。

2007年2月12日,天盛传媒公布其欧洲足球频道拿下了2007至2010年英超在中国大陆的独家播映权,并且实行收费观看。在那之后三年,中国球迷观看英超必须每月出188元。为了获得这个权利,天盛出的5000万美元标价比对手(ESPN)多了整整1500万美元。即便如此球迷网,当年的天盛传媒掌门人宋政依然对前景十分看好,认为只要让中国的英超球迷群体中百分之一的人进行消费,企业就能取得成功,但实际注册用户仅有三万的该传媒公司,在2010年还是走向了倒闭。

天盛传媒之后,把赛事版权哄抬到极高价位的是乐视体育,2015年乐视体育用1亿1千万美元的价钱,战胜了很多竞争者,拿下了2017年到2020年亚足联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部媒体权利。乐视体育依靠资金迅速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手里拥有310项体育赛事的授权,公司副董事长马国力表示,部分授权的代价之高,连出售方都感到意外。公司疯狂扩张,授权成本高昂,投入产出严重失衡,再加上众所周知母公司持续抽血,乐视体育最终走向失败。

随后,接力棒交到了苏宁体育的手中。2013年,苏宁体育企业并购了PP体育公司;2015年,PP体育公司以2.5亿欧元的市场价值,购得了接下来五年在中国大陆地区西甲联赛的转播权益,此举成为了版权交易市场升温的标志性事件;2016年末,PP体育公司以3年7.21亿美元的总金额,赢得了2019年至2022年在中国大陆地区英超联赛的转播权益,对比新英体育与英超先前签订的6年1.56亿美元的合同,PP体育所支付的年均费用是新英体育的9.24倍;2017年,苏宁体育公司吸纳了华人文化公司所持有的体奥动力股份,从而转变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进而获得了中超联赛的转播控制权。在巅峰时期,苏宁体育几乎囊括了除奥运会、世界杯、NBA之外的大多数热门体育赛事的版权,几乎没有任何遗漏。

外界原以为苏宁体育能依靠其母公司丰厚的财力负担各种高额的版权费用,但最终情形依然令人失望。2020年9月,PP体育由于无法支付英超的版权费用,合作被对方单方面结束。今年2月初,意甲联赛和英格兰足总杯也连续停止播出,直到现在中超的合作也宣告结束。

PP体育负责人王冬在宣布与英超结束伙伴关系时表示,赛事权利领域趋向平稳,会是疫情过后体育行业的主要走向之一。倘若市场定价机制无法恢复正常,类似状况还会一再出现。资产泡沫总有溃散的时刻,所以对于身处困境的中国足球来说,如今的崩盘或许并非坏事。

本文标签: 中超转播权80亿  

相关阅读: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