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曾传出消息,NBA计划在今年夏天终结砍鲨战术的使用,此举措主要基于对比赛时间过长问题的关注,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通过观察罚球次数与比赛总时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这种担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安德烈-德拉蒙德在2005-06赛季之后单场达成了最高的25次犯规记录,专栏作家汤姆-齐勒就此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是针对在获得加分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无球故意犯规的问题。球队现在有两种选择,要么让犯规球员执行两次罚球,要么选择重新发界外球。采用界外球进攻时,原有剩余时间维持不变,但若时间少于14秒,则重新计时为14秒,此规定与脚踢球犯规后的处理方式相似,其实施过程相当简便。
因此,我专门考察了可能因这一微调而波动的罚球表现,还有跟犯规关联的所有统计信息。受冲击最明显的三位球员,分别是迪安德雷-乔丹、德怀特-霍华德和安德烈-德拉蒙德。他们三个人都是技艺精湛的运动员,不过每位选手在职业赛场上罚球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一旦面临罚球或掷界外球这两种处置方式,我认为他们倾向于挑选后者,对手因此会中断针对他们的恶意犯规,也不会期待他们出现等同于失误的双罚失中情况。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让人感到无奈,或者当成波波维奇跟奥尼尔之间的小故事。那些特意犯规在比赛视频回放里并不称作砍鲨手段,仅仅被看作个人蓄意犯规。这类犯规会被归入比赛临近结束的战术犯规,或是为了阻止快速反击的战术犯规。2010至2011赛季以及2011至2012赛季期间,非故意性犯规在每场比赛中平均仅出现0.66次,这些犯规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比赛临近结束时,只有德维恩·纳什在一个赛季内被恶意犯规次数超过30次,这些都是在执行犯规战术时获得的罚球机会,而小乔丹和霍华德两人合计被恶意犯规23次这种针对特定对手的策略依然被采用,不过实施次数有所减少,尚未达到激起广泛不满的程度,而且其统计上的显著作用也不明显。
那之后,每场比赛非故意犯规的次数增加了一倍,这个赛季已经达到每场1.34次,主要集中在大个子球员身上,他们每场比赛遭遇此类犯规高达4次,小乔丹一个赛季就被犯规134次,换算下来每36分钟就有1.86次,自2010-11赛季以来,所有单赛季累计出场超过500分钟的球员中,每36分钟被侵犯次数排在前十位的,都是内线位置。
去掉那些违规行为之后,罚球和与之关联的统计信息肯定要变,具体影响有多大呢?本赛季我持续关注了两种比赛,一种是出现“bonus时刻”,另一种则没有。在数据查询界面,你能查到各队的基础信息,不过还有很多更细致的统计,我们打算以后再公布。
这篇文章只考虑罚球命中率远远不够,必须比较小乔丹、霍华德和德拉蒙德三人进入“bonus”状态后的真实表现。毫无疑问,他们在这两种状态下的罚球成功率差距明显,超过联盟平均水平,差异幅度达到25%以上。这三名球员在联盟中表现突出,他们不仅在“bonus”阶段罚球次数达到20次以上,而且罚球成功率差距极大,是这方面差异最为显著的球员。
小乔丹在赛季后半段的罚球命中率不如三个月前了,不过和哈登、考辛斯、德罗赞这些擅长吸引犯规的球员比起来,他在被针对时获得的罚球机会还是挺多的,最终罚球次数突破百次。可以想象,就小乔丹一个人而言,因为被恶意犯规送上罚球线而造成的比赛直播时间浪费,数量相当可观。
只有在“bonus”时段和终场两分钟内遭到的恶意犯规,才契合本研究的范畴,才能深入剖析,因为先前“bonus”时段罚球成功率样本混入了正常犯规数据,导致统计结果偏差,我们现在要探讨的,要么是恶意犯规,要么是阻止快攻的战术性犯规。小乔丹、霍华德和庄神的罚球命中率这时就降到了普通人那样,小乔丹的下滑尤其显著,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某些球员如小乔丹、霍华德以及庄神,假如不计入他们因被恶意犯规获得的罚球,其真实命中率便会得到改善,通常情况下罚球数增多反而会拉低真实命中率。以小乔丹为例,他处于“bonus”阶段时的真实命中率仅为56.3%,而非“bonus”阶段却能达到66.9%。由此可见,对手选择对他实施恶意犯规,从理论角度分析,是颇具道理的。
另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那些出现“砍鲨”局面的回合,同样存在能让其余四名队友获利的情形,不过队伍在“bonus”状态下的回合比例会降低。以火箭和快船为例,本赛季他们处于“bonus”状态下的回合占比分别是28.7%和27.9%,在联盟中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六位。此时此刻,活塞队的得分率竟然只有联盟整体水准的七成五。这三支队伍在获得加时机会时,其得分能力反而不如常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罚球的精准度不高,不过这种得分能力的差别总共也就只有每百回合两分上下。快船和火箭以小乔丹和霍华德的失常罚球为代价,换取了球队核心球员罚球效率的显著提升,保罗在未触发罚球奖励时的罚球转化率仅为13.2%,一旦进入奖励阶段则飙升到70.7%(这充分展现了保罗的战术洞察力,他能迅速识别对手针对小乔丹的防守策略并调整进攻方式,从而大幅提高个人罚球成功率),哈登的罚球命中率也从46.6%提高到了64.3%。简单来说,作者提出一个巧妙的策略,例如像快船和火箭这样的队伍,是否可以让小乔丹和霍华德充当吸引对手攻击的目标,以此促使比赛进入加时赛阶段,然后换下中锋,为保罗和哈登创造得分机会,提升他们的得分表现。
齐勒虽然提出了一个替代淘汰砍鲨的提议,不过往后还是会有层出不穷的惩治罚球差的手段,针对像小乔丹、霍华德和庄神这类内线球员,最便捷的让他们离开罚球位置的做法就是制造抢断犯规确实存在一些可喜的变化,整个联盟已经达成共识,在罚球时抢篮板的“骑人”行为会被视为恶意犯规,而不再是普通犯规,这种情况会直接得到判罚。这些规则的调整非常细致,或许源于去年季后赛无意中的发现(例如西部半决赛第七场,里弗斯指导保罗对霍华德采取这种策略,之后本赛季许多教练开始借鉴,寻找规则中的空隙)。
当然,还会有其他调整手段以某种形式实施,但很难事先判断,究竟需要减少多少因故意犯规而获得的罚球,才能满足联盟的目标。
上周四的时候,有消息称NBA要在今年夏天消灭掉砍鲨战术。主要的担忧在于“砍人战术”过于影响比赛的时长,简单地用罚球数量和比赛持续时间做一个图标就能发现,这种担忧是合理的。在安德烈-德拉蒙德造出自2005-06赛季之后单场最高的25次犯规后,的专栏作家汤姆-齐勒就提出了一个,在bonus情况下,应对无球故意犯规的小改变。球队可以选择让球员执行两次罚球,或者重新发界外球。如果选择发界外球,剩余进攻时间不变,除非剩余进攻时间少于14秒,这个规则有点类似于脚踢球违例,这时候进攻时间就回表至14秒。说实话,这个改动真心非常简单。
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仔细研究了可能会因为这一个小的改变而受影响的罚球以及与犯规相关的各项数据。三名值得关注的受影响最大的球员分别是迪安德雷-乔丹、德怀特-霍华德和安德烈-德拉蒙德。他们三人都是非常出色的球员,但也都有着职业生涯一如既往糟糕的罚球,如果给他们罚球或者发界外球两种选择,我觉得他们都会选择后者。对手也就会停止对他们的故意犯规,也不会寄希望于等同于失误的两罚全失。
在过去,这种情况只能让人无可奈何,或者拿来作为波波维奇和奥尼尔之间的段子。这些故意犯规在比赛实录的feed流中并不是叫作砍鲨战术,只叫作个人故意犯规。这会把砍人犯规归入比赛末战术犯规和防止快攻战术犯规当中。在2010-11和2011-12赛季,故意犯规场均只发生0.66次,其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比赛结束前。只有纳什一人有过在单赛季中被故意犯规超过30次的经历(都是执行犯规战术的罚球),与此同时,小乔丹和霍华德一共是23次被故意犯规。纳什砍鲨战术依然存在,但并不是那么频繁,还不足以引起公愤,数据上的影响力也不够大。
从那以后,场均故意犯规的次数足足翻了一倍,本赛季已经上升至场均1.34次,场均发生在大前锋和中锋身上的次数已高达4次之多。小乔丹一人本赛季就被故意犯规134次球迷网,换算成每36分钟是1.86次。自从2010-11赛季以来,单赛季出场时间超过500分钟,每36分钟被砍数前10名的球员,全部都是内线。
那么,如果去掉这些犯规,罚球还有与犯规相关的数据显然都会发生变化,那么影响会有多大呢?本赛季我一直在密切关注“bonus时刻”(犯规达到单节次数,每一次团队犯规都会造成两次罚球)与否的比赛情况。在我们的数据查询页面,你可以找到球队层面相关的基础数据,但还有很多相关的更详细的统计我们会在未来推出。
在本篇文章中,仅关注于造罚球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把球队进入“bonus”状态下小乔丹、霍华德和德拉蒙德三人的实际情况拿出来作对比。没有任何悬念,这三人在两种情况下的造罚球率差值远大于联盟的平均水平,落差超过25%。这三人也是全联盟在“bonus”状态下至少罚球出手超过20次的球员中,造罚球率差值最大的三人。
尽管小乔丹在赛季末期的造罚球率比三个月前有所下滑,但相比于詹姆斯-哈登、德马库斯-考辛斯和德玛尔-德罗赞这些造犯规高手,小乔丹最终“bonus”状态下的罚球数还是超过了100次。可想而知,单单在小乔丹一人身上,被故意犯规而走上罚球线而浪费的比赛转播时间,就有多么惊人。
如果单看在“bonus”状态下和比赛最后两分钟时,个人所受到的故意犯规,这才可符合本文研究的主题,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分析(因为之前“bonus”状态下造罚球率样本包含了球员被正常犯规的情况,这就使统计出现误差)。我们现在所要继续的说的这部分,要么是砍人犯规,要么就是偶然情况下防止对方快攻的战术犯规。对于小乔丹、霍华德和庄神来说,这时候他们的造罚球率也就回归了地球人的水平,其中小乔丹下降最为明显。下表是相关数据。
而像小乔丹、霍华德和庄神这样的球员,如果去除掉他们被故意犯规造成的罚球,真实命中率都会有所提升的(正常球员都是罚球越多,真实命中率越高)。拿小乔丹举例,他在“bonus”状态下的真实命中率只有56.3%,相反却是66.9%。所以,对手对他故意犯规,从理论上看,绝对是合理的。
还有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点,那就是这些发生“砍鲨”的回合,也同样有能让他们的剩下四个队友受益的地方,但是球队“bonus”状态下的回合比重会下降。具体来讲,火箭和快船本赛季处在“bonus”状态下的回合比重分别为28.7%和27.9%,排名全联盟第五和第六。与此同时,活塞的25.7%竟低于联盟平均水平。这三支球队在“bonus”状态下的进攻效率都比平时要低,这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糟糕的罚球命中率,但这个进攻效率的差距也就只有每百回合2分左右。快船和火箭用小乔丹和霍华德的糟糕罚球为代价,换回了队中主要组织者和造犯规者罚球率的暴涨,保罗非“bonus”状态下的造罚球率是13.2%,在“bonus”状态下是70.7%(这里不得不佩服保罗的大局观,他就能直截了当地把握住对手砍小乔丹的负面作用,改变打法,让自己的造罚球率暴涨),哈登也从46.6%提升至64.3%。(简言之,作者的意思就是,提出了一个聪明的设想,就比如快船和火箭这种球队,能不能让小乔丹和霍华德作为比赛诱饵,引诱对手来砍,从而让比赛进入“bonus”状态,接着再换下中锋,给保罗和哈登提供便利,帮助他们提高得分效率。)
尽管齐勒提出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废除砍鲨的方案,但未来依旧会出现一代又一代惩罚糟糕罚球手的办法。对于小乔丹、霍华德和庄神这种禁区球员,能想到让他们走上罚球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争抢球犯规。当然也有值得庆幸的事,全联盟已经一致通过了在罚球抢篮板时候的“骑人犯规”,现在这种情况会直接吹罚恶意犯规,而不是普通犯规。这些东西的出现都很微妙,也许就是去年季后赛大家无意识中发掘出来的(西部半决赛第七场,里弗斯让保罗对霍华德这么做,于是本赛季联盟多位教练开始效仿,钻规则漏洞)。
当然,也会有其他整改措施以某种方式出现,但你很难预估出来,到底减少多少故意犯规造成的罚球,才能达到联盟的预期。
篮球爱好者聚集地,汇聚了众多篮球高手,这里就是你的不二之选。超刺激的范特西玩法刚刚启动,赶紧来打造一支无可匹敌的梦幻队伍。
-
里沃VS卡图斯亚怎么看
塔洛纳VS塔斯马尼亚大学解说
卢戈VS皇家阿维勒斯半决赛
赫鲁梅VS科林上半场
希雷迪亚诺VS穆尼斯帕尔
弗里斯卡VS铁克
特普利卡瓦霍姆VS波瓦兹斯卡
巴尼特VS科尔切斯特联全场回放
独立石油VS乔治维尔斯特尔曼
OFI克雷迪VS卡维拉首发
IK乌普撒拉女足VS梅耳贝肯斯女足比赛直播
米德尔汉联足球俱乐部VS哈莱姆联合
赫尔辛基U20VS图维波里U20
本托尼特VS海克
罗马VS都灵国家队
莱加内斯VS皇家奥维耶多
特伦托VS阿尔比诺勒菲前瞻
加鲁达FCVS凯瑟瑞纳
阿兹VS巴里纳马勒联
汉瑟瓦迪联队U21VS仰光联U21
布里顿费里VS西哈弗福德
科玛库尔VS豪卡尔
印度男篮VS沙特阿拉伯男篮
以色列U16VS爱沙尼亚U16
加兰塔VSSFM森纳克总决赛
巴拉圭国民后备队VS谭贝塔里竞技后备队
FC宾高VS杜根伦jrs
普雷斯顿莱恩VS丹德农迅雷
青岛红狮U21VS赣州瑞狮U21
车姆斯福特VS霍舍姆
- 2025-26赛季NBA总冠军归属?火箭有杜兰特,雷霆掘金湖人靠边站
- NBA今夏或消灭砍鲨战术,新规则改动简单在哪?
- 若你当一天NBA总裁,会制定啥新规则?废除砍鲨战术?
- 2018-19赛季CBA联赛今日开幕,赛制革新精彩升级
- 麦迪淡定宣布退役告别NBA舞台,未来或赴海外效力?
- CBA 半决赛广东与山东激战,杜锋调整奏奇效,裁判引争议?
- 太兴奋!辽宁男篮季后赛球票开售,球迷彻夜排队购票
- 山东男篮主场大胜广东,新赛季首胜酣畅淋漓!你回顾了吗?
- NBA 中谁最适合当领袖?控卫与中锋领衔,美媒分档合理吗?
- CBA总决赛第六场明日开打!辽宁队主场门票为何突然涨价?
- 2025年8月17日晚8点!新疆男篮与广东男篮谁能夺冠?
- CBA 第三阶段今晚开战,辽宁男篮 3 月 6 日迎首个主场
- 3月23日NBA季后赛展望:库里稳占三分前三,威少或拿场均三双?
- 盘点现役球员7项数据之最:詹姆斯、库里领衔,保罗独占两项历史第一
- NBA历史百大球员评选:科比排名引发热议,原因究竟几何?
- CBA 26赛季7队夺冠,盘点那些生涯无冠的TOP10代表球员?
- 就 CBA 总决赛处罚决定:诚恳接受并深刻反思
- 王思雨突破绝杀!时隔95天,中国女篮再胜日本女篮卫冕冠军?
- 杭州亚运会女篮决赛!中国女篮74:72险胜日本,姚明倍感欣慰?
- 6月20日中国男篮结束亚洲杯预选赛小考,明日迎东京奥运会落选赛大考